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交割是期货交易业务的最后一环。交割的顺利完成,代表了全套制度设计经受住了市场的初步检验。业务终成“闭环”,为品种的持续活跃和走向成熟提供更为可靠的市场基础和依据。
交割是连接期货与现货的重要纽带。交割顺利完成,实现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回归,打通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交割机制流畅,为今后积累经验”是参与交割双方的最大感受。
早在上市初期,就有国有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签署了以我国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长期供货合同。原油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反映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功能初步显现。
业内权威人士表示,首次交割的顺利完成,集中反映了实体企业对我国原油期货的认可,是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好注脚,未来必将吸引更多实体企业参与和利用原油期货市场。
运行超预期前景良好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仅5个月,虽然与欧美成熟品种相比仍存在一定距离,但已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市场规模看,截至8月31日,累计成交量1108.91万手,成交金额5.39万亿元,日均持仓1.48万手。成交和持仓已超过迪拜原油期货,成为全球第三。
从市场价格看,中国原油期货在保持大方向与国际油价同步的情况下,也能有自身相对独立走势,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市场供需。价格一度与阿曼原油的价差拉大至5美元以上,理论上买入阿曼原油卖出上海原油的窗口已经打开。有机构迅速捕捉到这一信号,向交易所提出了原油期货的入库申报,准备交割卖出原油。这是市场对“上海价格”真实性和有效性最直接的反馈。
普氏、阿格斯等机构已在其所发信息产品中增列上海原油期货价格数据,国际石油市场已发出“中国声音”。
吸引市场广泛参与
作为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同时作为大宗商品领域最重要的期货品种,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之后的良好运行表现,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参与。
从参与数量看,原油期货开户已超3万,且都符合交易者适当性制度要求。这一数字足以说明投资者对中国原油期货“很关注”。
从参与结构看,十余家境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和贸易机构早在上市首日就已积极参与;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主的特殊单位客户占比达15%,表明企业资产管理对中国原油期货的强烈需求。
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原油期货高度关注,来自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涉油企业、涉油贸易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基金公司等主流参与者已顺利开展了原油期货交易。同时,境外客户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持仓占比从上市2个月时的5%提升至目前的15%左右。
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机构都对中国原油期货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客观分析。
首次交割顺利结束,千里之外的大连港又有新的油轮即将靠泊、卸油入库。市场发展不会一蹴而就,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功能的进一步发挥,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成长。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各项制度经受住了市场的初步检验。期货合约滚动向前,业务流程周而复始,带来的是更稳健的市场运行、更充分的功能发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