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炼出口
依据出口配额数据,第一批成品油出口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四家,共计1240万吨,其中柴油比例最高,为525万吨,其次是汽油和煤油,分别为365万吨和350万吨。
地炼企业对于出口成品油的态度依然积极。“在出口这方面不够熟悉,2016年才开始摸索,出口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销售渠道。”一位地炼企业相关人员说道。
“地炼企业因为国外市场不熟,在出口成品油时基本是放到新加坡的现货交易市场,出口地区也集中在东南亚,”分析师表示,“需要寻找有渠道和经验的合作伙伴,毕竟靠炼厂自己来完成整个交易在现阶段不太现实。”
地炼企业由于体量较小,机制灵活,可以依靠市场情况调整生产和销售节奏,不排除将来建立相对成熟的出口机制。
“地炼企业目前也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进军,”分析师表示,“同时,成品油的需求尽管增长缓慢,但仍有一定的空间。在2017年两大千万吨级炼厂投产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情况或有一定加剧。”
二、高端产品的发展
地炼最为密集的山东地区主要28家企业,其产能共约1.1亿吨/年。随着地炼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炼化技术,在某些区域逐步掌握了市场的主导权,这一情况在地炼聚集的山东尤其明显。
而这一情况直接的影响就是,山东地区有望成为中国首个成品油价市场化试点。
而地炼企业目前也在逐步增加高端产品的生产,希望能够提供附加值更高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生产国VI标准的汽油,并且汽油标号也有能力提升到98#,通过进入高端市场来扩大影响力。”一位地炼企业人士说道。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