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产能推进,加上供暖季的到来,煤炭供需不平衡,此前煤价连涨18周;而受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近期钢铁价格也一度连涨了七周。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坐不住”了,接连出手干预。发改委一再强调,供需基本面并不支持钢铁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可谓是“苦口婆心”。
据发改委官网,11月23日下午,山西焦煤集团与河钢、首钢、鞍钢、宝钢、马钢、华菱钢六大钢铁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炼焦煤中长期合同。这是继前期神华、中煤能源与五大电力集团签订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后又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发改委称,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煤炭出现价格过快上涨的情况,但目前的供需基本面并不支持钢铁煤炭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双方此时签订中长期合同,表明了对市场走势的理性判断,表明企业更加注重中长期战略性利益,通过沟通和协商,实现互利共赢。
发改委在10月31日也曾提及,供需基本面不支撑煤价非理性上涨。
除了煤钢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也纷纷签订了中长期协议。
新华社11月22日报道称,河南省属三大骨干煤炭企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和郑煤集团日前正式与统调发电厂签订中长期电煤购销协议。购销总量达1.5亿吨,占3家煤炭企业电煤产量的80%。
在“双十一”前,国内两大煤炭巨头与五大发电企业全部签订了中长期协议。
11月11日,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协议。这是继11月8日两大煤炭企业与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签订中长期合同之后的又一大手笔合作。
连涨过后 煤炭、钢铁价格均有所回落
随着供暖季到来,加上煤炭行业去产能,煤炭供需出现不平衡,煤价一路飙升,截至11月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已连续18周上涨,较年初涨逾60%。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在近两个月内接连召开8次会议以调控煤价,当前调控效果开始逐渐显现。最新一期(11月16日至2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1元/吨,环比下行3元/吨,已经连续三期下行。(来源:华尔街见闻 张美)
秦皇岛煤炭网提及,随着允许“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这一新政的出台,面对多项抑制煤炭价格上涨和高位运行政策措施的持续施压,价格回调已经成为动力煤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的共识。
同时,神华集团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对市场动力煤主动且连续降价销售,不仅触动市场神经,其价格水平也再度成为市场参照目标。
《山西经济日报》援引秦皇岛煤炭网分析师李学刚表示,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执行的中长期电煤合同是煤市降温的主要原因之一。
钢铁方面,受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钢铁价格已连涨七周,不过现在已出现回落迹象。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报告显示,11月11日至18日,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14.37点,单周下跌2.97%。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