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2250”生产线见闻
2016年2月下旬,山西省会太原的最低气温常在零下10度之下徘徊。
然而,地处太原北郊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热连轧厂不锈钢“2250”生产线现场,依然保持着热气升腾的景象,因为不锈钢生产对温度的要求更高。2月25日,笔者在该生产线一侧的参观通道上,明显领受到了钢板轧制发出的高温辐射。
尽管车间内炙热烤人,但是,在钢板“隆隆”滚过轧制线的间隙内,胳臂上佩戴着“标准化”袖章的工作人员,还是不断走近设备附近,或是观察,或是使用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测。
一位工作人员走过,笔者拦住了他。
他叫高子荣,是专职点检员。他手拿一个带有短天线的形似“大哥大”手机的便携式仪器,介绍说:“这是‘点检仪’。我使用它,通过温度测量和振动测量来对设备和润滑油的参数进行检测,点检仪上测出的数据,还可以和公司联网。”
“这种点检仪能检测哪些设备?”“请您看看——”他把点检仪指向脚下的地面,点检仪发出的红点照在地面上,接着,点检仪的屏幕上显示:水泥地板的温度为摄氏“22”度。
“这种点检仪也有对润滑油的检测功能吗?”“当然可以了。”笔者继续发问:“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热吧?”“习惯了。但是,点检,还是要离设备近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高点检员还说:“公司要求点检员8小时的工作,要保证设备24小时的正常运转,5天的工作要保证7天的运转。我们上下午各有一次巡检,一次2个小时。”
在生产线现场,还有佩戴着“标准化推进者”袖章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设备主管。
在车间内的看板上,张贴着由“太钢不锈钢股份公司热连轧厂”下发的文件:“2016年安全管理专业经济责任制”。该文件的落款日是今年1月29日。
太钢公司装备部的工作人员介绍:“面对钢铁市场的严峻局面,今年我公司对设备和安全管理都抓得更紧了,而且这些工作都与经济挂钩了。因此,工作不能有一点马虎,要努力把降本增效、止损减亏的措施落实好。”
热连轧厂设备能源科主管叶东喜,列举了该厂在设备和润滑管理中的进步和变化。
——设备检修,原每月需要42小时,后减少到32小时,今年的目标,要控制在24小时。检修次数,原来每周4次,而从去年6月起,减为每周2次。这样,使得检修费用显著下降了。
——润滑油管理,吨钢消耗由过去的每吨最高3.2元,降到2.8元,今年的指标是每吨1.6元。在一些设备中,使用国产润滑油的比例不断提高。“现在,价格高的油用的不多了。” 叶东喜说。
在离开不锈钢“2250”生产车间时,厂房一侧的一幅大标语赫然映入人的眼帘,上书:“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热轧工序”。
(二)根据油品质量和指标选择合适的油
不锈钢“2250”生产线,是太钢人的名片。到2016年,这条生产线已投产10年了。
现在,太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
因此,不锈钢热连轧厂的设备和润滑油管理,多年来受到了太钢领导和公司有关部门,乃至普通员工的关注。
近年来,钢铁企业的全优润滑管理、降低单位钢材润滑成本等工作,也成为降本增效、止损减亏的重要一环,太钢人也在全力推进。
对润滑油的选择,太钢人坚持了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没有仅仅从价格出发,而是依据多年的润滑管理经验,通过油品的性价比来计算综合成本,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
太钢装备部机械室的机制和液压润滑专业员刘国亮工程师认为:“在设备润滑上,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油。”
而某些设备依然需要使用的进口油,太钢采购部门,也在充分了解各生产线的需求和征询设备管理部门的意见后,制订出相应的采购计划。比如,油膜轴承油,还是较多使用了国际知名企业壳牌公司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太钢在润滑油使用中,既提高了使用国产化油的比例,也依然在一些设备中坚持使用进口油的考量所在。
加强过程监控、实事求是地根据在用油品的质量和指标变化,延长油品的使用期限,使得过去以周期换油的做法,在太钢一去不复返了。
热连轧厂设备能源科助理樊峻麟介绍说:“由于我们加强了日常检测,掌握在用油的指标变化,‘2250’生产线的精轧、粗轧的齿轮油,已经连续4年没有全部更换了。这就显著节约了一笔支出。”
他介绍,2015年,太钢“2250”生产线的油耗,比 2014年的吨钢消耗,降低了0.23元。另一条“1549”热轧生产线,比2014年的吨钢消耗降低了0.70元(注:也因为该生产线去年没有中修)。
“要延长油的使用寿命,减少跑冒滴漏,要求人的细心观察。点检人员如果离开设备远,啥也看不见,怎么行?不能让漏油的地方漏大了!”热连轧厂作业区的液压润滑专职点检员、太钢唯一的液压首席技师王建宁,生动地总结了他们开展油品管理和点检工作的经验。
“要及时发现润滑油在设备运行和管道中的‘跑冒滴漏’,我们总结出了5种方法:‘闻、摸、看、测、听’”。
“比如‘看’,其中之一是要观察冷却水,如果设备漏油了,在水中是能够发现的,当然,鼻子也能够闻得到。”
据了解,太钢对使用润滑油的企业直至班组,逐年细化了相关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上个月,我们在一次点检中发现,支撑滚的油膜轴承密封不好,进水了。后得到了及时处理。”王建宁举例:“如果吨钢润滑油的消耗每超过1分钱,我们就要被考核200元!”
采访了这些管技人员后,笔者得知,他们都具有大学本科相关的专业学历,而且都在设备和润滑管理岗位上持续工作了十年以上,个个都是过硬的业务骨干,其专业水准和对设备的熟知了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可能就是太钢在这一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人才支撑吧。
(三)给润滑油“戴牢”清洁的帽子
向专业人员问询设备润滑问题,答案很简单——因为大道至简。
太钢装备部机械室的专业人员,一再强调:“油品的清洁度是最重要的。抓住油品清洁度,工作就主动了。”
那么,怎样来确保油品从采购、进入油箱和使用中的清洁度呢?
太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
——加油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操作:油品进入加油小车要经过两次过滤,一次是10微米的滤芯,一次是5微米的滤芯,之后,这些油才能加入油罐。而油罐还有独立的过滤系统,过虑比要达到百分之二百,要保证加进去的油要达到NAS 标准的6级到5级。
——使用过程中,使用便携式清洁度检测仪对油品进行检测,一般一周一次或是二次到三次。要求油品清洁度保持在NAS 标准的4级以下。如果发现清洁度有变化,就应查找现场有无渗漏点,如情况严重,需停机处理;如不严重,就使用“净油剂”强制过滤。
随着监控装置和物联网的发展,现代钢铁企业都已实现了对设备包括润滑油的在线监控。但是,也有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常常对有关润滑油的温度和压力等的监控报警信号予以强制处理,或是对少量的报警信号不予重视,反映迟滞。
“我们认为,这种对报警信号予以强制的做法就是隐患,是不能允许的。小问题往往会酿成大事故。”因此,太钢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太钢的润滑管理专业人员还认为,对油膜油的进水处理,是个技术活。虽然现在有人工脱水的技术,但是,对油箱中的润滑油使用净水剂后,使得原来油品中含有的添加剂也会流失,致使油箱中的油品发生变化或是劣质化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钢的油膜轴承油箱都设置了两套,对一套含水的油箱予以“静置”处理,待油箱中的水完全沉淀并放水后,再与另一套油箱调换使用。而一般不采用油水的强制分离方法。
“还有一条,就是要抓好滤芯的管理。滤芯的质量可靠,使用维护得好,过滤效果和油品清洁度也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刘国亮工程师说。
为了做好滤芯的管理,太钢装备部还请来滤芯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为太钢的设备和润滑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太钢的设备的润滑油管理技术人员,近年来,还开展了与润滑油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搜集整理工作,这一基础工作的目标就是:提高设备润滑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也力争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
回顾多年来的全优润滑管理经历,刘国亮深有感触地说:“抓住油品清洁度,很多工作就主动了。”他还介绍,一些保持着一定清洁度的润滑油,即便是被替换后,还可以在润滑要求不太高的设备中继续使用。
从润滑油的进厂,到润滑油寿命的终结,太钢人努力给润滑油“戴牢”清洁的帽子,促其有效达标运转。这,不仅对降本增效和环保具有积极意义,也显示着管理人员的智慧。
(四)与外商演绎互助佳话
一些企业的经验表明,实现全优润滑管理,除了用油企业的努力以外,供油商家的积极参与和服务,常常成为润滑油管理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近些年来,太钢人和国内外的供油商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壳牌等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经常到太钢开展现场技术服务,还有的与太钢设备部不断联合组织技术培训活动。
“通过和知名油品供应商的接触,我们也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国内其他企业的一些做法,这对于提高、完善我们的管理有很多益处。”太钢的专业人员普遍认为:“一些进口油,不仅产品质量过硬,售后和技术服务也是很到位的。”
笔者在太原期间,听说了壳牌为太钢油膜油供应“救急”的一件事。
今年春节前夕,太钢物资采购部门十分紧急地向壳牌公司提出:请壳牌公司尽快解决100桶油膜轴承油的供应,而中间只有一天的时间。
时间要求太紧,壳牌公司驻太原的服务经理立即向总部汇报,旋即,一场紧急协调活动在壳牌公司展开。
壳牌公司迅速解决了货源,又协调物流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在三日后把100桶油送到了太钢,紧接着,又在二日后运到了太钢后来追加的100桶油。就这样,解决了太钢的燃眉之急。
这次“救急”供油的圆满结局,既是壳牌公司一贯的服务理念和作风所致,也是太钢专业人员与油品供应商多年往来配合、双方高度互信的完美体现。
笔者还发现,2014年4月,壳牌公司还向太钢提供了可替换油品的目录,以指导太钢的换油工作。
著名外资企业对太钢提供如此尽心尽力的服务,其实也是太钢人自己的表现“挣”来的——因为,太钢的全优润滑管理,也同样得到了外商专业人士的“青睐”。
据悉,2015年,太钢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的推出,捷报频传:
——国内首次开发的铁素体耐热钢中板实现供货,效果显著。
——国内首次生产的宽幅304N热轧卷板,成功替代进口。
——自主研发生产的不锈钢螺纹钢筋,成功中标文莱跨海大桥项目。等等
毫无疑问,这其中,包含着太钢设备管理全优润滑管理做出的一份贡献。
太钢,与润滑油和润滑管理有关的故事,还再继续……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