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举行了2015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题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能源展望》的报告指出,在经济新常态条件和向好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压力明显减轻,实现2020年48亿吨标准煤能源总量目标的可能性增大;二是油价下跌为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有利于先进能源技术发展和推广。
“在目前较低的能源价格水平下,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可以减少社会压力。”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华表示,“包括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是互为前提条件的,但如果寄望于所有条件具备后再推行,那只能是一拖再拖。”
廖华认为,中国能源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是否会显著好转,目前还很难明确回答。在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之间要做到平衡比较困难,基于风险担忧和谨慎原则,未来较大规模的投资导向型刺激政策仍有可能推出,导致钢铁、建材、有色等能源密集型产品居高不下甚至继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进行地区和行业层层分解的工作思路还存在。
“很显著的一点是,目前只有中国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投资驱动,而其他大国主要是居民消费驱动。”廖华指出,中国增长质量并没有明显好转,投资率不降反升,目前已经接近50%,超过了主要发达国家的任何历史时期。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以钢铁、水泥为基础的建筑安装工程占了70%,这是典型的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由此也造成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大量建筑物摧毁重建重修、能源密集型行业差能过剩、部分国民经济体系在自我循环。
该报告还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乐观,中国还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因素,中国可以与其他进口国一样,以大体相同的价格购买到所需要的能源。同时,未来五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有所下降,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产量增速将明显减缓。
此外,在本次报告发布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还发布了《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及《我国区域碳排放交易的潜在收益展望》三份报告,对国际原油价格、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碳排放交易潜在收益等问题进行了预测。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