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AM990 FM93.4)2014年12月10日周三晚18点《今晚快讯》栏目:专访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网络收听地址:www.news990.cn/player。以下是根据广播原声整理的新闻稿。
上海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报道。
润滑油好比机械的血液,直接影响系统的寿命和能耗,而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润滑油产品中的合成基础油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规模生产,中石油、中石化攻关多年也没能实现量产,这一难题如今却被上海的一家民营企业成功破解,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听本台记者发来的报道。
入驻门槛极高的上海化工区最近迎来了一家民营企业——上海纳克润滑技术公司。论名气,周围都是国际巨头,纳克没得比,论产能,每年不到3万吨,在园区内也属于小项目。然而它的投产却在国内润滑油领域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原因就在于像大名鼎鼎的美孚1号这样的全合成润滑油对我们再也不是什么秘密。纳克总经理吴跃迪对此很自豪:“这是世界上第五个做PAO的工厂,是第三个做烷基萘的工厂,既生产烷基萘又生产PAO的除了美孚,我们就是第二个工厂。在全世界范围内合成油比例最高的是日本,占15-20%,欧洲大概占10%,北美约占5%,中国大概是千分之五。”
如此之大的市场潜力摆在眼前,中石油、中石化都在做,为什么纳克能够先拔头筹?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00年创立之初,这家公司只是贸易商,代理国外产品,生意顺风顺水。技术出身的副总经理刘中文心里却很不服气,就这么几个成分,老外闭着眼睛挣钱,我们怎么就做不出来呢?创业团队那时候只有三十出头,血气方刚,刘中文一挑头,大家马上拍板,拨出100万干了。谁也没想到,他们就此被套牢。
“最开始先投100万,实验室基本上就掏光了,建一个中式装置就花了200多万,一投料进去,三五分钟之内窜到接近200度,浓烟滚滚,一共做了四五十釜,一釜就耗进去3万块钱,很痛苦。合成过程的问题解决了,后处理的问题又来了,要继续投钱解决问题。”刘中文说。
刘中文当时特别内疚,几次提出就此停手,自己的股份不要了,把责任背起来,但团队里另外三个人没有一个想就此放弃。吴跃迪说,整整八年时间的贸易利润总共三千多万全部投入了科研。
“在该买房的时候,钱全去搞研究了,现在还在租房住,所以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没有为了这个分崩离析。”吴跃迪这样说道。
成果出来了,但建厂的投入要几个亿。吴跃迪见了一拨又一拨的投资人,大部分投资人对纳克根本不相信,开口就一句话:“你们这么小一家公司能比中石油、中石化还厉害?”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先进润滑材料实验室”的李久盛博士对纳克的产品进行了检测,也随之展开了思考。“最大的差别在于机制问题。大企业实验室里做成功了,就认为拿到科研成果了,对于后续的工程化工作参与度不高,而做工程化的人如果遇到困难的话,就容易把原因归结到实验室人员身上,作为决策的人员在三年、五年还看不到结果的话,往往就不能再继续坚持下去。”
李久盛博士的实验结果表明,用纳克公司的合成基础油调和出的全合成润滑油换油周期比市场上普遍采用的矿物润滑油长2-3倍,同时可以节油2%以上。对于重型卡车来说,一个月就可以省下500-1000多块的油费。如何让人们接受这个毫无知名度的新品牌呢?吴跃迪准备另辟蹊径。“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卡之家的O2O营销方式。以前是要把车开到4S店去,现在通过一个下单软件就可以上门换油了,并且承诺一个月至少可以让你节省500元到1000元,司机一听这个就来劲了,节能,这是一个市场的痛点。”
现在请听本台记者孟诚洁发来的记者手记——科技创新需要蚂蚁雄兵。
大象没做成的事,蚂蚁却做成了,纳克公司的例子提醒我们,科技创新需要蚂蚁雄兵。现在很多政策和资源都聚焦在大企业身上,目的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大事,在大企业眼里未必就是大事。像润滑油全国每年消费760万吨,市场不可谓不大,但成品油消费量有3亿吨,每升多赚一点就什么都有了。因此同一项技术对两桶油来说是选答题,对纳克则是必答题,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体制,就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中小企业搞科研进而产业化难在哪,纳克最大的感受是融资难。一方面市场不差钱,各种天使、PE、VC捧着钱找项目,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要听专业的技术名词,而乐于一窝蜂地去追逐热门概念。纳克的吴总就感慨道,他现在规划的O2O项目推出去肯定会被疯抢,但没有技术创新的第一步,哪里会有商业创新这第二步呢,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少不了一批有活力、有冲劲的中小企业,培养这批蚂蚁雄兵,看得见的政府之手,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缺了哪个手都不行。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