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某旅零下20度演习:润滑油性能下降致坦克出现哑弹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严寒天气里,润滑脂几乎凝固了,车长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转动炮塔门,指挥观察遇到极大困难。营里一辆坦克没能及时打击目标,就是因为炮长观察窗外的雨刮器出现故障,坦克冲击过程中被飞溅的积雪盖住了观察窗。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尤其是酷暑、严寒等条件下,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形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会给操作使用带来新的考验,影响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严酷的自然环境也会制约和降低军人的战场行动能力。如何使人与武器装备适应极端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始终保持最佳结合,是军队保持和提升作战能力必须解决的问题。


图①:射手抵近前沿寻找战机。图②:装甲分队向“敌”发起攻击。

凌晨,陆军第39集团军某机步旅的作战值班室猛然电话铃声大作。“应急作战预案启动!”“全旅紧急出动!”……“铁流—134”冬季实兵演习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此时的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演习全程长达11个昼夜。

对于刚刚完成改制换装不久,人员装备“大换血”的该机步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来自“寒冷战场”的大考。然而,旅长刘纪远却很兴奋:“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检验部队能否整建制形成战斗力的好机会。”

对“5毫米现象”举一反三

“报告!222车击发后炮没打响。”

20131211日上午,右翼主攻群编成内一辆坦克,在进攻战斗中出现“哑弹”险情,坦克五连排长、车长沈孝雨立即上报。

“检测闭锁器接通情况、检查炮栓关栓情况、检验击发电路,在安全时间过后改用手动击发。”连长陈健华立即拿出处置方案。

一一排除可能出现故障的节点,炮长利用最稳妥的手动击发方式再次击发,可炮弹像死了一样,纹丝不动。怎么办?在又一次挨过安全时间后,乘员们打开炮栓,赫然发现击针的两次撞击都没击中底火,故障原因就是已经被排除的关栓不到位。

“严寒条件下,装备的润滑油脂性能大幅度下降,虽然看起来栓体的位置是正常的,实际上还是偏了5毫米。”事后总结经验,坦克二营营长王洪伟说道。

演习中,“5毫米现象”无处不在。坦克击发后不自动抛壳、击发线路断路等故障此起彼伏。“不拉到严寒条件下走一遭,有些情况根本想象不到。”王营长告诉记者,比如车长的指挥炮塔门,本来是可以全方位自如旋转的,以便于更好地观察指挥。但严寒天气里,润滑脂几乎凝固了,车长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转动炮塔门,指挥观察遇到极大困难。营里一辆坦克没能及时打击目标,就是因为炮长观察窗外的雨刮器出现故障,坦克冲击过程中被飞溅的积雪盖住了观察窗。

“要是温度再低一些,遇到的困难还将成倍增加。”谈及严寒天气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官兵们感同身受。

一名坦克驾驶员告诉记者,坦克乘员的座舱口也是装备的进气口,坦克一行进起来,寒风便从舱口直灌进来,不一会儿手脚就麻木了,操控起装备来远没有平常灵便。

实际上,信息系统装备遇到的困难更多。某型指挥车上的电脑在低温下启动困难,车载空调竟然只能制冷不能制热。通信营营长高尚打电话咨询厂家,对方告诉他:“我们的装备本来是给南方部队设计的,没想到会列装到北方部队。”

面对诸多难题,机步旅官兵不抱怨、不坐等,而是群策群力想办法。他们为指控装备设计制作了保暖套,为轮式车辆加装了加热油管,为某型指挥车改装了暖风加温系统等,全旅研发和配备了指挥作业、通信保障、伪装保护等7100余种物资器材,与无情的严寒博弈。

被取缔的“调整线”

演习中,一个险情的出现,让旅指挥员在大冬天出了一身冷汗。

进攻战斗中,3辆步兵战车按预先的时间协同方案,超越坦克发起冲击。而此时,坦克梯队因为地形生疏,延迟了预定协同时间,仍在搜索目标准备射击。

幸亏一名指挥员及时发现了这一险情,立即对步兵战车的行动和坦克的实弹射击进行调整,才避免了“自己打自己”惨剧的发生。

战后复盘,有的指挥员不留情面地指出,要是按惯例设个“调整线”,这样的险情根本不会发生。可旅领导虽然也因险情的出现有些后怕,却坚定地认为这个“调整线”不设就对了。

啥是“调整线”?

刘旅长说,以往演习中,在战斗任务转换的重要时节,往往用设“调整线”的方式,把战斗行动人为分解开来。两面红旗一插,一条无形的“调整线”就设好了,部队到达“调整线”后先停下来,完成调整和部署,再稳稳当当地进入下个演习环节。

“真正打起仗来,哪来的‘调整线’?未来的仗怎么打,我们的演习就怎么练。”演习前,刘旅长就力主取消“调整线”。当时还有人感到这一招是不是多余,演习场上的险情一下子验证了取消它的价值。

在不组织现地勘察、不进行演习驻训的情况下,直接实施严寒环境中的实兵实弹演习,面临的安全压力将是空前的。但该旅大胆向实战要求靠拢,坚持让部队接受实实在在的考验。

演习中,跑错路、装备掉队等现象时有发生。战场管理组在夜间开展巡查,花了3个小时才找到两个单位,返回时在基指附近绕了五六个圈才摸回来。

“冬天设大绿靶、夏天立大白靶。”装步三营营长黄庆祝向记者透露,以往实弹射击时,为防止打不上、打不准,都尽量把靶子设大些、设明显些,并预先选好实弹射击场地,进行必要的平整。

这次演习,所有靶子都按实战要求设,不仅颜色与战场环境相近,而且距离不等、没有规则。装步三营的榴弹发射器分队占领射击阵地后,发现目标被一片灌木丛遮挡,只得重新选择发射阵地。

511种火器跨昼夜实弹射击,都是结合战术行动在‘情况内’组织的。”旅作训科科长王辉介绍。

“兵不卸甲”的人装结合

科尔沁八百里瀚海,曾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领兵交战、建立功勋的古战场。如今,驰骋在冬季科尔沁演兵场的这支机械化部队,挑战严寒,上演了现代版的“马不离鞍、兵不卸甲”,官兵们走、打、吃、住、藏与战车融为一体,人不离车、车不离人。

刘旅长告诉记者,根据以往演习和冬季训练的经验,通常有三个时节需要人车分离:作战筹划要在搭设的“中军帐”内召集各级指挥员进行;饮食保障无论是旅团集中组织还是营连自行保障,都需要离开战车、集中就餐;最大的问题是宿营,无论是住民房、搭帐篷还是挖雪洞、建雪窝棚,都需要长时间离开战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措手不及。

“不改变是不行的。否则,这大冷天别说打仗了,恐怕连生存都难!”刘旅长和他的部队意识到了严重性。

此次冬季演习,作战筹划由搭帐篷变为组网络,各级指挥员在各自战车的作战席位上同步受领任务、研判情况、定下决心、组织协同,一体化指挥平台把指挥员和作战单元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指挥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员流动;单兵自热食品和便携式加热设备,单车配备的真空包装半成品食材和班用炉具,以及“模块化编组、节点式保障”的战场伙食保障新模式,让官兵在战车里吃上了“自助餐”;为装甲车改装了上下铺,坦克、自行火炮配备了便携帐篷,单兵用上了睡袋和低压电热毯,这使离车宿营变为在车内、车旁住宿,随时可以快速反应,投入作战行动。

一位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以往组织这种规模的演习,一般需要六七十台运输车伴随保障,将各种帐篷、指挥器材等“坛坛罐罐”运抵“战场”,走起来一条线,展开来一大片,不利于隐蔽伪装不说,在很多地形条件下运输车还跟不上履带车辆。而且,物资器材的展开、撤收都需要动用大量兵力、消耗宝贵作战时间、迟滞部队行动。

“这次演习,我们围绕‘八个精细’建设标准和‘五个快速’动态能力指标,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坛坛罐罐’,而‘兵不卸甲’使部队进一步‘瘦身’和‘提速’。”旅参谋长苏大宇告诉记者,“整个演习只出动不到20辆运输车,紧急出动时间缩短近一半。”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