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就武钢应对钢铁行业“寒冬”、相关产业拓展、海外发展战略、企业自主创新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实录:
冷静应对钢铁行业“寒冬”成功守住微利底线
新华网:2012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出现行业整体亏损。请邓总概括一下钢铁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武钢是如何应对困难的?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何经验与体会?
邓崎琳: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走过了备受煎熬的一年,钢铁业的运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高两低”,即高成本和高产能、低增长和低效益。钢铁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下来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在国内外经济明显回落的大背景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放缓,而表观消费量则出现了首次负增长。钢材出口虽然保持与2011年类似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下挫,出口金额不升反降。在国内市场上,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钢材价格的下跌幅度远远超过国际市场同期水平。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下降滞后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虽然四季度钢材价格触底反弹,企业亏损情况有所缓解,但是铁矿石价格也迅速反弹,冲抵了钢材价格上涨的空间,2012年钢铁全行业出现亏损。
面对钢铁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武钢冷静应对,从严管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经营目标,成功守住微利底线。武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千方百计拓市场。硅钢获得33台大型变压器用钢供货权。HiB钢首次进入超高压及直流换流变压器制造领域。汽车板通过62项认证,首次供货上海大众等高端汽车主机厂。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神渭煤浆管线等重大工程。全年出口钢材75万吨。二是突出效益调结构。HiB钢、汽车深冲高强钢、重轨、电缆用钢等效益品种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1%、13.4%、43.8%、103%。通过技术创新、全员创新、管理创新,全年新试新推产品达471万吨。高端磁轭钢等11个独有品种填补国内空白。硅钢制造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年申请专利972项,获得专利授权705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再创新高。三是全力以赴降成本。通过清仓利库、加强备件修复利用、提高自产矿产量、开发应用低成本制造技术、优化操作模式、创建零故障生产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宗原燃料采购价格低于行业平均价和市场价。四是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深入落实管理提升活动,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原料质量索赔1.17亿元,钢材综合改判品率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公司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昆钢股份、柳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极为困难情况下守住阵地。
相关产业实现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32%
新华网:在钢铁行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2012年武钢的相关产业顺势而为,取得了优异成绩,请邓总给我们谈一下武钢调整产业结构,改革激励机制,加快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邓崎琳:“十二五”期间,武钢将逐步形成“1+9”的产业发展格局。所谓“1+9”就是以钢铁主业为核心,以矿产资源、国际贸易、物流、高新技术、冶金工程及装备制造、钢材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金融和现代城市服务业等九大相关产业板块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从一业为主到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的转变。
2012年,武钢相关产业在优质保产的同时,千方百计增收创效,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相关产业实现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32%。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期工程、120万吨微粉项目投产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50万吨煤焦油项目完成工程建设。舟山武港码头具备投产条件。江北工业园开工建设。二是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效。钢铁物流公司外部利润同比增长209%。氧气公司成功中标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制氧项目。耐材公司产品首次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建工集团借助BT项目走向社会、走向国际。三是合资合作取得新成果。武钢与华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资组建的燃气公司开始运营,合资组建医院管理公司获准实施。前不久,我们也和华润集团在香港签署了合作协议。江南燃气与中国燃气组建合资公司。重工集团与法国法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工技集团与比利时CMI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四是体制机制创新增添新活力。模拟期权激励办法下发实施。11家直管全资子公司年内全部建立董事会。公司在调整和改革相关产业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相关产业的重要指导原则: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投资,以资源换效益,以时间换空间,以市场换发展。
武钢拥有9个海外权益矿项目
新华网:近几年来,武钢“走出去”战略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产生了积极影响。请邓总给我们介绍一下武钢海外矿石资源开发情况、国际贸易情况,以及“走出去”的经验与体会。
邓崎琳: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产能达到9亿吨,占世界钢铁产能的60%强,但中国又是铁矿石资源贫乏的国家。上游资源长期受制于人,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也严重制约企业利润。三大矿石巨头垄断矿石市场,把控价格,钢铁生产经营效益严重挤压,逼着我们走出去。“走出去”既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也是武钢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武钢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走出去”掌控资源。从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利比里亚、巴西、马达加斯加等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个海外权益矿项目,海外矿石资源储量达到几百亿吨。目前,这些海外权益矿的开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武钢海外权益矿2011年运回了220万吨,去年是780万吨,今年有望达到1500万吨,几乎是成倍增长,正逐步缓解武钢矿石成本的压力。
其次是“走出去”开发市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武钢的产品必须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武钢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家海外公司和办事机构,把武钢的钢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同时,武钢积极探索“走出去”开发钢铁产品下游产业链。2012年9月30日,武钢与全球知名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旗下汽车激光拼焊集团在美洲、欧洲7个国家的14家工厂。这标志着武钢国际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钢铁上游原料向下游深加工的转变。
第三,“走出去”树立中国企业形象。武钢在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帮助矿产资源所在国家和地区修建公路、医院、学校、电站等基础和市政设施。例如我们为利比里亚修建的双向2车道柏油公路已经成为利比里亚全国最好的公路。利比里亚邦矿的属地工人超过200人,占当地居民的1/10,工人的收入也远远超过当地公务员的收入。当地职工家属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可以免费上学。
武钢每年的科技进步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2.5%以上
新华网:据媒体报道,武钢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央企。请问邓总,近几年武钢是怎样推动技术创新的?取得了哪些成绩?特别是在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层面有哪些亮点?
邓崎琳:2010年,武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名单。2011年武钢以第340名的座次排位,“跨越”了88位。2012年,武钢排名继续向前,位列321位。武钢钢铁主体装备和工艺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武钢在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同时,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成效,武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0多项次。“取向硅钢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009年,武钢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武钢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特别奖”。
继成立武钢研究院、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武汉市-武钢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后,武钢创建了首个海外合作研究机构——“武钢-迪肯汽车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实现研发资源海外配置。武钢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首个合作项目协议正式签署,实现海外科研合作“零”的突破。独具特色的科研体系进一步完善。
武钢每年的科技进步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2.5%以上,随着销售收入的逐年增长,科技投入也大幅度增长。2004年以前,武钢每年申报专利仅20多项,而2012年专利申请为972项,获得授权705项。
目前武钢已经形成以“桥、管、箱、容、军、电、车、线”等为重点的一批精品名牌,“双高”产品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武钢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仅以硅钢为例,武钢人通过消化吸收,发展到以开发创新为主,获得200多项专利,先后获得3项国家发明奖,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硅钢生产核心技术。而以前100%依赖进口的顶尖HIB钢,达到占国内三成保有量。目前,武钢冷轧硅钢的品种、技术与规模稳居国内冶金行业首位,是全球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
武钢在注重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力的同时,特别注重激发普通工人的创新潜力。为了给普通职工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武钢专门建立了工人科技园,很多厂矿也为普通工人设立“蓝领工作室”,鼓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武钢冷轧总厂高级技师曹雁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近十年来湖北省普通工人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12年来唯一一次将国家科技奖颁发给普通工人。
钢铁行业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新华网:作为世界500强钢铁企业的领导,又是钢铁界有影响的管理专家,请您谈谈对今年对钢铁行业形势的评价和判断。若仍是“寒冬”,钢铁行业应该如何应对?武钢如何应对?
邓崎琳:2012年,钢铁行业面临严酷的市场寒冬,对每一个企业,对每一个员工都是考验。是应变能力的考验,市场压力的考验,创新能力的考验,队伍素质的考验。经受住这一考验,我们的企业就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经受不住,守不住微利不亏的底线,就要被市场淘汰。这种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只有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超常规的举措,自救自强,企业才有可能生存发展。
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仍然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考验。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深层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极为突出,行业性亏损短期内难以改变。因物流、人工成本高等先天劣势,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迫坚守微利不亏的底线,我们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宏观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中期已经初步企稳并逐渐向好。随着外围经济的同步转暖,预计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有望保持平稳运营,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增速可能恢复到4%以上,稍好于2012年。同时,随着需求改善,钢材产品价格将继续向正常水平恢复,并由此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但是,由于外部需求在短期内迅速恢复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大幅度提高出口解决国内过剩的粗钢生产能力。
武钢作为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对空前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运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各种有利条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坚定信心,科学应对,更要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企业危在旦夕的忧患意识、坚守阵地的责任意识、强者生存的竞争意识、危中求变的创新意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内部大改革、管理大创新,突破危机困境,拓展生存空间,重构竞争优势。
武钢今年要努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成本管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调整,盈利品种比例显著提升,钢铁主业确保微利不亏。相关产业发展提速,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经营模式转变取得新突破。生产要素加快调整,研发和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价值链逐步向原材料开发、产品深加工两头和高端延伸。三是相关产业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坚持以存量换增量、资源换效益、资产换投资、时间换空间、市场换发展,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四是内部改革取得新突破。以更大的力度和智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五是管理创新取得新突破。以管理提升为契机,按照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持续推进流程再造,钢铁主业建立起完全适应市场、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体制机制,相关产业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