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担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开始,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就一直关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问题。今年,在钢铁企业转型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钢铁工业解决环保和产业升级相结合的问题成为了她提案的关注重点。
推动钢铁产业链各行业标准协同升级
“近期,PM2.5成为百姓关注环境问题的热点,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同时还要在能源消耗这一污染源头上进行更具体深入的思考。”袁伟霞表示,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加直接从源头上增加了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在此次两会的空闲期间,我去了趟首钢石景山的厂区,那边的钢铁生产已经停止很长时间了,新的绿色环保产业规划也已经启动建设,但北京市的PM2.5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从这点看,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和组成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必须从全局考虑,控制和降低社会的能源消耗总量。”袁伟霞说,“我了解到,去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36.2亿吨标煤,比2011年增长了3.9%。那么,今后我们能否在不再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即提高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当前的环境污染。”
要提高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就必须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于钢铁工业而言,要做好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工作。同时,需要国家推动整个钢铁产业链上各行业标准的协同升级。通过对钢铁下游领域用钢标准的强制升级,一方面能够直接地降低运输业、建筑业、工程机械业等用钢大户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还能促进钢铁企业提升钢材产品质量,用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去替代产量规模化带来的效益,这样才能在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时,推动整个钢铁产业的升级。
环保双重标准影响钢铁结构调整
“来京参会前,我和武钢的同事们做了一些详细的调研,很想提出一份关于推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比较成熟的提案,但现在的情况使我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袁伟霞委员在谈到今年自己带来的提案时表露出一丝忧虑。
“其实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提高行业的环保门槛,监督的力度也很大,陆续新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规,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环保执法力度不够和一些双重标准的出现,使得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没有预想中那么容易开展和推进。”袁伟霞表示。
在谈到为什么地方上存在执行双重标准的现象时,袁伟霞直言:“对很多地方来说,GDP(国内生产总值)是首位的、不能丢掉的。对于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督工作,一些地方政府是采取"打擦边球"的态度,这直接导致一些钢企在成为当地税收大户的同时也成为了污染排放大户。”
与此同时,环保执行和监管力度上存在的双重标准也间接影响着钢铁工业的产业调整。在袁伟霞看来,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生产环节上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来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在社会生态维护上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然而,由于一些地方上存在着环保监管的双重标准,一些钢企为了降低成本,不顾环境影响,大幅降低环保投入。这无疑给在环保上投入较大的钢企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也会给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带来负面影响。
“落实环保政策出现了双重标准,这是地方政府的问题。但是,我国每个地区的公民都有权利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袁伟霞认为,如果地方政府丢不掉GDP增长的惯性思维模式,就会成为纵容一些企业违法排放的源头。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