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2024年全球能源行业变革与挑战交织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2024年,世界在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交流与合作方面均面临多重压力与严峻挑战。这一年,百年巨变加速演进,全球能源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动荡。

2024年,世界在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交流与合作方面均面临多重压力与严峻挑战。这一年,百年巨变加速演进,全球能源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动荡。化石能源面临着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和全球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双重压力,各国纷纷制定更加苛刻的碳减排目标,能源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24年,乌克兰危机继续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中东局势持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了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国方面,特朗普赢得大选后,美国回归化石能源,试图加大国内开采力度并放松出口限制。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法》于2024年11月通过表决,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中国能源领域首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的诞生,为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新冠病毒感染结束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能源需求的温和增长,但石油需求受到电动汽车冲击的明显影响。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比2023年增长84万桶/日,达到1.028亿桶/日。然而,在中东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坚持减产政策以稳定价格,而美国原油产量则创下历史新高。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在70~92美元/桶的区间宽幅震荡,年末回落到75美元/桶以下。
 
天然气方面,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再创历史新高,国际能源署预计增幅超2.5%,总量达到4.2万亿立方米。乌克兰危机使全球天然气贸易架构发生颠覆性变化,部分在建项目的延迟投产以及巴拿马运河拥堵和红海危机等问题,使得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尽管如此,全球天然气价格仍在相对合理的区间波动。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一些激进石油公司为了重振股价、缓解投资者担忧,放弃了低碳转型战略,重新回归和聚焦传统油气业务。BP、壳牌等石油公司纷纷宣布出售可再生能源业务,并下调碳减排目标。相比之下,美国老牌石油公司则继续深耕油气上游业务,不断提高油气产量。全球油气行业延续了并购热潮,特别是美国的页岩油气资产成为并购的重点。
 
然而,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蓬勃发展,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强劲增长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超过30%,清洁能源发电总量占比接近40%。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多年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以上,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巩固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
 
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正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7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中国电动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设施数量也大幅增加,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对全球能源和贸易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能源安全问题重回视野焦点,欧盟加快能源转型步伐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美欧持续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能源市场两极分化的格局日趋明显。美国增加出口至欧洲的油气,俄罗斯资源被迫东移南下寻找市场。同时,俄罗斯外贸结算受到严重限制,试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国际支付系统。
 
在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全球对美国未来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高度关注。特朗普是坚定的化石燃料支持者,他上台后预计将进一步巩固美国作为最大能源生产国的地位,并放松对能源出口的限制。同时,特朗普还可能大幅提高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优势领域。
 
展望2025年,国际能源署、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均对全球石油市场看弱,认为将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压力。天然气方面,预计全球需求仍保持增长态势,但供应紧张问题依然存在。能源转型需要国际合作,任何理由的限制、贸易壁垒、脱钩断链都会减缓新能源的发展,推迟碳中和的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2030年、2060年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化石能源退出的时间表。应对百年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