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俄罗斯的润滑材料之困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俄罗斯润滑材料的进口替代之路注定充满曲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过程是商业利益、技术主权和心理认知领域的复杂博弈,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影响深远。
俄罗斯的润滑材料之困

2023年6月的一天,俄罗斯国家汽车联盟副主席安东·沙帕林向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发出一封紧急信函。这封信如同一颗寒星般划破黑夜,揭开了俄罗斯工业的一场全新危机——俄罗斯工业润滑剂面临严重短缺。
 
危机到来
 
润滑剂是机械设备的“血液”,在工业体系里默默无闻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降低摩擦、提高能源效率的利器,更扮演着保护设备、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角色。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润滑材料更是在减少噪音、振动,以及预防泄漏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不起眼的领域承担着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职责,并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设备控制状况、生产效率水平,以及环保标准高低。更重要的是,润滑油行业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子行业,其上游行业包括石油初级炼制和添加剂行业,下游包括能源化工、工程机械、汽车工业等应用领域,润滑油生产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处于中游位置。
 
沙帕林在信中直言不讳道,由于西方制裁,世界主要润滑材料品牌(如壳牌、美孚等)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汽车润滑油短缺严重,这不仅影响到普通机动车,更牵动着商业运输,有车主甚至不得不使用为过时型号发动机设计的低质润滑油,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威胁发动机正常运行。
 
因此,俄罗斯工业生产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却可能比乌克兰前线更具威胁性的“战争”。国家汽车联盟呼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免除润滑材料生产商的所得税,并提供补贴,以确保本国润滑材料生产能力与持续性。沙帕林信函得到俄联邦政府的高度关注。
 
进口依赖
 
俄罗斯润滑材料之困并非天生,而要归咎于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后苏联空间维系式产业链的断裂,以及对发展本国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忽视。
 
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的润滑材料市场被西方品牌牢牢掌控。虽然本国企业如俄油、卢克、QUALITET、ADDITEK等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但总共只占三成。相反,来自西方的润滑材料巨头,如润英联、雪佛龙、路博润、雅富顿、赢创等,则垄断了整个市场的六成。在生产润滑材料必备的添加剂领域, 31%的添加剂从荷兰进口、29%来自比利时、10%来自法国、9%来自意大利、8%来自德国、3%来自中国,剩下10%来自其他国家。俄罗斯依赖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西方先进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这样的依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不得不直面苦涩的果实。以润滑脂为例,继承自苏联产业链,俄罗斯复合锂基脂的生产曾依赖乌克兰利用蓖麻生产的12羟基硬脂酸,但战火彻底切断了这一产业链环节。而润滑脂生产所需的锂矿,俄罗斯曾经从智利、阿根廷、秘鲁和中国进口,然而,2022年,智利和阿根廷拒绝继续向俄罗斯提供锂。
 
当然,这种困境并非纯粹外在压力所致,更根植于俄罗斯自身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缺失。近年来,一个吊诡现象是,在俄罗斯润滑材料市场扩大的同时,俄罗斯本土润滑材料的产量却江河日下。2015年至2020年,俄罗斯润滑材料市场需求量从7.8万吨上升至9.5万吨,然而国产量却从3.9万吨降至3.6万吨。这种需求与产量的错位,使得俄罗斯对添加剂的进口量从3.9万吨激增至5.9万吨。根据沙帕林的说法,尽管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基础油,但大多是过时类型,高科技添加剂的生产水平一直未能实现显著的突破。
 
总之,直至今日,俄罗斯润滑材料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严重依赖进口。包括基础油生产中的各种催化剂,添加剂、增稠剂生产中的各种基础原料,某些原料和中间品的进口依赖甚至超过90%。这张依赖之网成为俄罗斯工业的软肋,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产业体系,否则这张依赖之网将越发牢不可破。
 
友岸替代
 
随着西方品牌的退出,中国的石化厂商迅速填补了俄罗斯润滑材料市场的空缺,成为俄罗斯在困境中的一线曙光。2022年7月开始,中国石化厂商成为俄罗斯添加剂进口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0%,甚至在一些消息源中,这一数字达到惊人的95%。整个俄罗斯添加剂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61%的市场份额不再属于西方国家,而成为了中国独占,俄罗斯本土企业仍保持着约33%的份额,其他一些国家分享了余下的6%。
 
这种从友好国家(如中国、印度等)的进口替代成为俄罗斯抵御西方断供的应对之策。尽管有些运营商对转向国内产品感到犹豫,对亚洲产品的质量产生疑虑,但俄罗斯润滑油生产商TAIF-SM副总经理谢尔盖·阿加别科夫对亚洲产品很有信心,他坚信“亚洲添加剂丝毫不逊色于欧洲添加剂,俄罗斯消费者不应该感受到区别。”
 
当然,这一曙光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首先,从少数友好国家进口会受这些国家内部市场波动影响,进而影响供应链稳定;其次,国际物流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升,对生产商和终端消费者构成压力;再者,进口原材料并非完全符合俄罗斯技术标准,给终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但无论如何,这种进口替代不仅仅是一种替代方案或对制裁的回应,更是对友岸间互补优势的充分利用,深刻勾勒出它们之间新的经济纽带。
 
进口替代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被禁运的国家会通过友岸替代和真正的进口替代建立自己的工业来应对出口管制,这使得出口管制措施往往适得其反,包括市场份额和领导地位的永久性下降。
 
例如,俄罗斯石油加工和石化领域的总体进口率已从2014年的67%下降至2018年的65%和2020年的49%,2024年计划中的进口率只有10% [Мурашко, 2023]。正如俄罗斯科学院托普奇耶夫石化合成研究所院士奥列格·茨维特科夫指出的,俄罗斯石油企业已经实现基础石油生产的进口替代,能够为本土企业保障高质量基础原料。但加氢裂化、合成油、添加剂和润滑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催化剂、稠化剂仍依赖进口。
 
目前,俄罗斯厂商已意识到有必要避免对一个供应商的重大依赖,要多元化供应链,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风险。与此同时,大多数俄罗斯本土厂商已经开始计划通过东南种植蓖麻、东北开采钼矿、西伯利亚选矿等方式,恢复和发展自己的润滑材料生产。俄罗斯能源部也成立了一个润滑油和添加剂进口替代工作组。这一举措彰显出俄罗斯在应对制裁的同时,积极寻求实现本土生产的决心。
 
然而,俄罗斯实现进口替代并非易事,仍面临着技术累积丧失、人才外流、国际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困难。三十年来,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去工业化导致许多化工厂关闭、技术设备被拆除,进而使俄国内原材料难以得到有效开采和利用。此外,俄国内炼油厂商兴趣索然,再加上全球生产商的倾销政策,也给俄罗斯进口替代带来诸多困难。另外,在俄罗斯润滑材料进口替代中,技术生态中的技术标准与认证也构成阻力,即在认证俄罗斯的外国汽车、飞机等设备时,标准化机构更倾向于使用制造商推荐的外国润滑材料,而非俄国产平替。
 
俄罗斯润滑材料的进口替代之路注定充满曲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过程是商业利益、技术主权和心理认知领域的复杂博弈,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影响深远。
2024(第八届)中国润滑油技术创新及行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广州)润滑油行业供应链产品与技术展将于2024年3月6日-8日在广州召开!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