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涨知识|如何正确选用超低温液压油?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对于中国寒冷地区,特别是冬季严寒地区,野外作业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及其他移动设备要求液压油必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包括低温时运动黏度不能超过液压泵启动的最大要求,高温时运动黏度在液压效率最佳时的黏度范围内。
超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进行综述整理
对于中国寒冷地区,特别是冬季严寒地区,野外作业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及其他移动设备要求液压油必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包括低温时运动黏度不能超过液压泵启动的最大要求,高温时运动黏度在液压效率最佳时的黏度范围内。
 
GB11111. 8⁃2011 国标中,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包括 HV 型和 HS 型,HS 超低温液压油可认为是适用温度更低的“HV 型”液压油,本文对 HS 型超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进行综述整理,为液压油用户正确选用超低温液压油提供帮助。
 
1、液压油质量等级及常用技术规格
 
液压油是工业润滑油的主要品种,在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建筑业、交通业等行业中作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具有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产品设计差异化明显的特点。由表 1可知 GB/ T 7631. 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 类)的分类第 2 部分:H 组(液压系统)》将流体静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分为抗氧防锈液压油、抗磨液压油、低温液压油、超低温液压油、难燃液压液、环境保护液压油和机床导轨液压油等品种,在国内液压油市场中通用液压油是需求量最大的液压油类别。
由表2 可知,通用液压油技术规格包括 GB 11118.1⁃2011、DIN 51524、ASTM D6158、ISO 11158⁃2009、CMS HK等,液压油质量等级包括 HL、HM、HV 和 HS,其中 GB11118. 1⁃2011 包含 HS 超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
2、超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
 
GB 11118.1⁃2011 是目前唯一包含 HS 超低温液压油质量等级的国家级液压油技术规格。通常来说液压油技术规格涉及的指标包括物理特性指标、氧化特性指标、黏温性指标、腐蚀防锈性指标、极压抗磨性指标、空气泡沫性指标、橡胶相容性指标和油品污染度等几个类别,每个类别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见表 3。


 
由表 4 可知,GB 11118. 1⁃2011 中 HS 超低温液压油的物理特性指标、氧化特性、过滤性、腐蚀防锈性、极压抗磨性、橡胶相容性、油品污染度等指标与 HM、HV基本一致。

对比表 5 ~ 表 8 可知,HS 超低温液压油的黏度指数、倾点、空气释放性、剪切安定性等指标优于 HM 和HV,并且用油客户可以通过运动黏度1500 mm 2 / s 时的温度、黏度指数和 40℃运动黏度等指标选用合适黏度等级的 HS 超低温液压油。
 
3、超低温液压油黏度的选取原则 
 
工程机械在寒冷的冬季进行野外作业时,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低温时常规抗磨液压油运动黏度变得非常大,会造成液压泵无法启动。如果选用低黏度等级液压油,那么高温时液压油黏度非常低,会造成液压系统内泄漏、泵元件磨损以及液压效率偏低的问题。因此选用合适黏度等级的超低温液压油对冬季野外作业的工程机械非常重要。
 
如何确定超低温液压油最佳的黏度等级取决于液压泵对液压油黏度的要求、环境温度、液压系统的黏度极限、液压油的使用温度、黏温特性以及黏度稳定性等因素,各类液压泵甚至同类型液压泵中不同牌号的液压泵都各有其正常工作的最小黏度、最大黏度和最佳黏度范围。
由表 9 可知,典型液压泵冷启动的最大黏度通常在1000 ~1600 mm 2 / s,最佳黏度范围为10 ~39 mm 2 / s,最小黏度通常在 5 ~10mm 2 / s。依据 GB 11118. 1⁃2011 HS 的黏度等级、运动黏度、黏度指数限值并结合烃类液体牛顿流体特性,可推算 HS10、HS15、HS22、HS32 和 HS46 在 100℃、90℃、80℃、70℃、60℃、50℃、40℃、30℃、20℃、10℃ 的运动黏度数据,见表 10。
4、结论
(1) 在国内外液压油技术规格中只有中国国家标准 GB 11118. 1⁃2011 包含超低温液压油技术规格,通过黏度等级、黏度指数、运动黏度 1500 mm 2 / s 时的温度和倾点等指标对超低温液压油的低温启动性和高温运行效率给出技术要求。
(2) 在 GB 11118. 1⁃2011 HS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黏度指数并降低运动黏度 1500 mm 2 / s 时的温度,可有效提高超低温液压油的工作温度范围,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在更宽的温度范围保持较高的启动性和运行效率。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