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一年前,“三桶油”不约而同地对新能源转型作出全面布局。中国石油首次将油气与新能源并举列为第一大业务,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中国海油则要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供给企业”。
变革一周年之际,“三桶油”的新能源转型表现如何?立下的小目标又实现了哪些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01、顺势而为,转型布局
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双碳”减排承诺,这一承诺引发国内外广泛反响。紧接着,国家发布了“3060”双碳目标,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双碳”目标的确立对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桶油”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本身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扩大,使得石油公司不得不重视这一新兴产业。
另外,从资本市场看,化石能源项目的投资日益减少,而清洁能源的融资规模却显著增长。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三桶油”应对双碳减排挑战、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打造新增长极的必然需要。
中国石油首当其冲,最先将新能源业务提升至与油气并列的第一大业务。这对于深耕油气领域数十年的中国石油而言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在完成了公司业务结构的大调整后,中国石油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提出努力转型为“油气热电氢”综合型能源公司,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占比达到7%,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到2050年热电氢能源占比50%。
中国石化也已经将新能源发展置于不可动摇的战略高地。在2021年3月的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石化表示,将积极拥抱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全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并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根据中国石化氢能业务发展愿景,到2050年将实现氢气来源100%来自非化石能源,炼化企业用氢100%来自于蓝氢和非化石能源制氢。
在2021年3月,中国海油董事长发表题为《把握能源转型大势 践行绿色低碳战略》的文章,再次强调了推动公司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
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海上风电一直是中国海油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重点,其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产量占比达到35%,2035年清洁能源产量占比力争达到50%。
可以看出,“三桶油”分别确立了自己的新能源转型战略目标,并与时俱进地调整了自己的业务板块,使其更为多元、全面,这也有利于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构建多能互补格局,真正转型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此后,部署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三桶油”,进入大规模实干阶段,大力投资新能源板块。
02、一周年之变
长久以来,关于石油公司布局新能源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不乏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石油公司的一场“表演秀”。但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三桶油”充分发挥资金优势、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多点发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对于中国石油而言,因为油田区蕴藏着大量的地热资源,并且主要分布在我国优质风光资源区,所以在地热、风光发电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自去年业务调整以来,中国石油的新能源业务大幅增长,据统计,中国石油去年全年建成投产新能源项目39个,新增地热供暖面积960万平方米。
除风光地热项目外,中国石油还积极布局氢能业务,投用高纯氢供应能力1500吨/年,建成8座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
此外,为了更好服务新能源发展,中国石油还成立了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增设了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发展领导小组。
中国石化则在制氢方面有着先天经验,因此积极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中国石化在氢能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截至2021年末,中国石化建成8个供氢中心,累计建成加氢站74座,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此外,中国石化还积极布局光伏产业,去年建成分布式光伏站点、充电站、换电站以及充电桩总计7400余个,并投运了全球首座全智能换电站。
同时,在生物质能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生物航煤产能达到10万吨/年,B5生物柴油调和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
中国海油也加快了新能源产业培育步伐,由于拥有着丰富的海上风能,此前也已积累多年的风电发展经验,因此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成为了中国海油的不二之选。
中国海油在这一年也对新能源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成立了新能源分公司,而且开展了海上风电+岸电模式为油气田供电的研究和设计。渤海油田群岸电示范项目如期投产,使中国海上油气田首次用上了绿色电力。
此外,还实现了首个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首个兆瓦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并正式投运国内首座沿海LNG船舶加注站和首座油气电综合能源站。
03、雄关漫道,大有可为
显然,无论是从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还是装备技术水平等方面,“三桶油”都已经为实现能源转型迈出了坚定一步。
对于“三桶油”而言,发展新能源事业是企业成长的必然。长远来看,构建多元化能源的格局有助于我国端稳能源饭碗,保障能源安全,同时,清洁能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能源使用需求,为企业的成长增添动力。
今年一季度,胜利油田新能源产业顺利实现盈利,传统油气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利好成果正在成熟。据介绍,胜利油田新能源运行项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余热、地热、光热、多源微网、空气源热泵等7大类项目。胜利油田表示,已成功打造了新能源项目盈利模式,一季度新增光伏装机12.88兆瓦,光伏发电3817万千瓦时,实现收入同比增加1976万元。
毫无疑问,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会遭遇许多波折,因此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事实上,“三桶油”的新能源事业远远不止开始了一年。早在十几年前,“三桶油”就开始探索新能源业务,经过初期的探索,为新能源发展埋下了种子。
然而由于当时新能源领域并没有可以实现的盈利环境,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设施都不具备合适的投资环境,新能源业务发展并不顺利。
时过境迁,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新能源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不仅成本大幅下降,而且与传统能源相比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三桶油”选择在此时将新能源摆到更高的战略地位,并通过持续的投入,深耕新能源事业,既是能源转型的明智之选,也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之举。
如今,正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也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三桶油”将在新能源这一赛道上加速前进。
中国石油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比重达到一次能源生产的7%。
中国石化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供给能力达到千万吨标煤。
中国海油努力实现“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10%的目标。
当然,对于“三桶油”而言,依旧存在着一些转型中的挑战。
一方面,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三桶油”面临着增储上产、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因此传统油气领域的资本开支依然高位运行。同时,新能源投资回报率远低于传统油气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又能有多少新增开支覆盖在新能源领域?如何平衡在传统业务与新能源业务之间的资源配比将考验“三桶油”的定力与决心。
另一方面,技术储备与商业模式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金钥匙”。
目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既有技术领先的民企,又有传统能源巨头甚至跨界玩家抢占市场。
对于“三桶油”来说,掌握扎实的新能源技术、开拓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快人一步抓住机遇,提高投资回报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