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速回温,就业人数增长!
日前,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发布数据称,今年美国油气行业的就业人数将达到97.1万人,增长12.5%,薪酬预计将增长2.9%。而去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已然增长了近6.3%。
事实上不止美国,在中国油气行业也存在着增员的情况,比如2022年“三桶油”校园招聘的名额就超过两万人,刷新了自2014年以来校招的记录。
种种迹象显示,自疫情以来,油气行业经历了低迷之后重现高涨势头,油气行业正快速回温。
01、石油业增员、涨薪
自2014年开始连续五年时间,受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国内油气行业发展也陷入低迷,全球油气行业都进行了裁员。
直到2020年度,国内的油气行业招聘人数开始陡增,尤其是“三桶油”的扩招计划让石油学子们颇为振奋,相比于2019年度大幅增长,带给全行业一股暖流。
虽然当时更多的是“三桶油”作为央企承担社会责任,来稳定疫情、扩大就业稳定民生民情,但从最新招聘数据来看,2022年度“三桶油”合计校招超两万人,这更多的是因为国内石油行业需要更多人才负责相关工作。
相比于中国的油气行业扩招热潮,美国这股热浪来的更晚一些。
在美国,直至2020年底,我们看到的信息更多地是某某油气公司为了度过寒冬,鼓励员工自动离职或裁员。有数据显示,自疫情开始至2021年,美国油气行业从业人员减少了20万人,占美国油气行业的20%。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弹跳式上涨,美国的油气行业开始逐渐恢复,油气公司不断释放工作岗位。自2021年5月以来,已经逐渐恢复了10万个就业岗位。与新冠爆发之前相比,仍有10万的工作岗位待恢复。
Rystad Energy表示,美国今年的工作岗位数量预计将增加12.5%。到2027年,就业岗位总数将达到109万个,会超过疫情之前的从业人数。从这一点也可看出美国的油气行业从2021年开始已经在逐渐的恢复,从业人员逐渐稳步增加。
自疫情以来,美国油气行业从业者对油气行业的热情逐渐冷淡,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新能源行业。为了吸引大家对油气行业的目光,石油公司纷纷增加砝码,为油气行业人员涨薪。2021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了近6.3%,2024年的工资增长预计接近10%。
02、高油价推动油气热
目前,国际油价依然是处于高位,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111.15美元/桶。
油气价格的高企,刺激了油气行业投资,带来了油田开发热潮。
4月15日,美国宣布结束长达15个月的租赁禁令,恢复在联邦土地上进行油气钻探开采的租契销售。同时表示将大幅减少可供租赁的面积,并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商收取更高的特许权使用费。
美国将提供约582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租赁,与禁令前的审批规模相比,土地面积减少了80%。美国此举,旨在鼓励油公司对能源的开发,以缓解能源的紧缺。
石油生产商积极回应美国增加石油供应的呼吁,不断地增加钻井的数量,已经达到576口,同时美国石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达到1190万桶/日。
预计美国今年的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29万桶至1286万桶。上周有332个石油钻井钻探,是自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Rystad Energy表示,3月份该地区钻探许可申请数量达到904份,创下月度新高。美国油公司纷纷申请钻探井,也是看好了油气市场的新热潮。美国的油气行业回温成了必然趋势。
在国内,“三桶油”扎实推进“七年行动计划”,加大勘探开发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全国各大油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增储上产能源战,将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03、油气生产热潮
那么,这一轮油气生产热潮还将持续多久?
4月1日,IEA成员国紧急宣布释放原油储备以稳定油价,奈何也只是激起点点浪花。美国总统拜登3月31日宣布,未来六个月将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释放100万桶石油、累计释放1.8亿桶,以应对目前供应短缺、油价高企的局面,并称这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当天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并未改变油价高企的现状。
事实上,国际上通过释放原油储备来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并非长久之计。如果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将影响其原油生产形势,并可能在明后年给油价带来上涨压力。
近期,为了缓解能源的供应短缺,美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动缓和与沙特、委内瑞拉关系,希望得以保证能源供应,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目前美国的原油产量增加并不明显,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开支不足,二是开采效率趋降。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原定适度增产计划,将5月的月度总产量上调日均43.2万桶。沙特表明将石油产量从每天的1200万桶增加至1300万桶,并没有大幅增产。这离弥补禁运俄油带来的能源缺口还很远。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能源供应偏紧以及高油价,大概率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