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润滑油配方,根据研发者的个人喜好,可以使用不同的抗氧剂(其它添加剂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试图以解剖别人的配方而在研发中走“捷径”,往往是徒劳的,也会限制研发者本人的思路,得不偿失,况且,我以前也说过,解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总是在模仿,从未能超越。),但大体有如下经验可以参考借鉴:
同类抗氧剂,如屏蔽酚与屏蔽酚,芳香胺与芳香胺复合,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异类抗氧剂之间的复合更是增效显著。屏蔽酚的使用,可有助于芳香胺的再生。综合考虑,次级抗氧剂将绝大部分氢过氧化物分解,减少了引发链反应的自由基,从而可以降低初级抗氧剂的消耗量。
内燃机油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论如何变化,抗氧剂、清净剂、分散剂是内燃机油减缓变质、控制沉积物不可或缺的添加剂。
在发动机油中,抗氧剂主要消耗在活塞区,燃烧产物中的自由基通过扩散进入油膜与抗氧剂作用,消耗的速度与火焰/油膜的距离、燃烧产物中NOx、SOx、CO及未燃烧烃的浓度有关。
内燃机油的发展,如今的三大要求: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延长换油期,无疑都与抗氧剂有着直接的联系。原料的多样化,也对抗氧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剂、复合的抗氧剂,品种会越来越多。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