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审计厅、省税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获得进口原油资质的28家地炼企业的进口原油流向进行全面排查。
其中滨州中海精细化工、无棣鑫岳燃化、京博、成达新能源等企业已经先期开展联合调查。从6月下旬释放的“2021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同比收缩34.6%”的结果看,政策面对于地炼使用进口原油的规范性要求愈发严格。
拥有第二批进口原油配额,叠加稀释沥青、直馏燃料油及部分内贸原油补充,第三季度山东地炼企业的开工负荷基本不会受到原料紧张影响。这样一来,第三批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就显得十分重要。
自2015年2月份,国家对独立炼厂下放“进口原油使用权”以及“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制约地方炼厂发展的原料瓶颈被彻底打破,原油加工量连年提高,常减压装置产能利用率随之逐步提升。
据统计,2019-2021年山东主流地炼日常开工负荷达到80%以上,部分中大型炼厂基本维持满负荷运转。今年上半年,山东地炼一次平均开工负荷收于71.24%,创历年同期新高。汽柴油产量合计达5088.7万吨,亦达同期最高水平。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