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麦肯锡:全球化石能源需求提前至2027年达峰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麦肯锡预计,在参考情境下,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将在2027年达峰.

麦肯锡预计,在参考情境下,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将在2027年达峰,而天然气份额则将继续增加,并于21世纪30年代末达到峰值;碳排放于2023年达到峰值,在2050年之前稳步下降约25%;电动汽车可能在未来5年内成为世界许多地区最经济的选择。
 
麦肯锡咨询公司:
全球化石能源需求提前至2027年达峰
 
新冠肺炎疫情对能源需求的长期影响不大。2020年整个能源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在参考情境下,电力和石油需求要1~4年才能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鉴于许多经济复苏计划的规模很大,未来几十年,刺激措施将在塑造能源体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从长期来看,能源系统继续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参考情境下,化石燃料的需求将于2027年达峰,随着电气化的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迅速增加。随着脱碳和气候变化在全球政策制定者和商界投资者的议程上越来越重要,以及气候变化的后果逐渐显现并促使各国采取更多行动,转型在未来几年将会加速。
 
电力胜出,氢能将改变能源格局。随着电气化的推进,2050年,电力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将从19%增至30%。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多数地区将超越化石能源,并主导电力市场。到2036年,全球一半的电力供应来自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绿氢在21世纪30年代变得具有成本竞争力,从2035年到2050年,电解的“间接”电力需求将占电力需求增长的40%,主要来自工业和运输领域。为了实现这种向间歇性资源的转移,需要传统容量和新的、灵活的容量,以确保系统安全。储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天然气峰值仍然与可再生能源长期低输出有关。
 
化石燃料需求的峰值将早于预期出现。化工和航空以及新兴经济体推动了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到2050年之前,化石燃料在能源系统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石油需求增长在2020~2029将放缓,并在本世纪20年代末达到峰值,这是由于道路运输下降和疫情的影响。尽管石油供应大幅下降,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仍需要新的石油供应。
 
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直到21世纪30年代末。在峰值之后,天然气需求的下降是由电力部门推动的,因为天然气的角色从基本负荷供应商转变为灵活供应商。
 
煤炭产量继续下降。天然气和电力行业,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是更经济的选择。到2035年,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和水泥将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实现净增长。
 
尽管对这3种化石燃料的需求长期下降,但在参考情境中,每一种都继续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脱碳政策,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将来自化石燃料。在加速转型的情况下,2050年的煤炭和石油需求都将比参考情况下降22%(与2019年相比分别下降52%和27%)。
 
转型速度太慢,无法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尽管快速变化在参考的情况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下降只有25%左右,到2050年,这意味着全球气温将升高3.5摄氏度。要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需要有更大的雄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实施。
 
在参考情境下,预计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路径相距甚远。此外,至2030年全球碳排放在参考情境下保持不变,到2050年或将下降25%。相比之下,在2050年达到零排放才能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即将到来的10年尤为关键,要求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减少50%以上。这就要求全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进行重大而迅速的变革。
 
尽管脱碳的势头增强了,许多政府仍然需要将雄心勃勃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此外,参考情境可以被解释为需要更多雄心勃勃的计划和政策来接近1.5摄氏度的路径。
 
未来15年,投资流动将保持稳定。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投资混合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发电,但化石燃料维持一个大份额。能源转型面临着几个转折点,跟踪路标将帮助企业领导人评估未来几年变革的方向和速度。在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复苏后,能源系统投资朝着2035年稳步增长。尽管一些基本变化底层驱动程序,如可再生能源和峰值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投资组合仍然非常稳定,随着成交量的变化进一步下跌所抵消可再生能源和越来越昂贵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在参考情境下,到2035年,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占能源投资的50%;发电资产投资几乎持平,装机容量强劲增长的同时,可再生技术的资本支出大幅下降。到2030年,与2020年的低点相比,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每年平均增长3%,尽管需求增长因成本越来越高而放缓。
 
鉴于政府、投资者和客户对能源转型的日益关注,所有能源部门的盈利能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周期内继续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鉴于这些重大转变,商业领袖和投资者面临着重要的战略问题。为了顺利完成转型,他们必须识别并跟踪指示变化方向和速度的关键路标。
 
选编自麦肯锡咨询公司2020年1月发布的报告GlobalEnergyPerspective2021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汽车和能源双向融合成为大趋势。新能源汽车既是一个电力的消费体,同时又可能成为电力的储存体。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和电网的V2G(车辆到电网)的双向互动,而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协同,要特别重视“光储充放”。从能源角度看,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更多地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以及生物质能。但作为新能源的载体,电力和氢气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运行零排放和互相可转化的特征。同时,氢能和电力是能够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波谷储电、波峰供电,燃料电池蓄能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发电可以互补,特别是在供电高峰区建立蓄能发展、发电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商业模式面临调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制度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技术优势不断夯实,但同时也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芯片问题。我们在关注信息通信设备和手机芯片的同时,也应关注车用芯片,包括通用的芯片和车规级的专用芯片,在部署时必须要统筹兼顾。二是操作系统问题。操作系统将来会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打造出一个自主可控的开源开放的汽车操作系统势在必行。三是安全问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应早做谋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指出,应该从五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强链补链行动,从供需两端发力,贯通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三个环节,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二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应用。三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换电模式等创新发展。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路线图,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放代工生产,也要用好市场规则,推动提升产业集中度。同时要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现象,避免低效重复建设。五是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全球汽车供应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的格局,要加强与各国和各方的开放合作,加快标准国际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的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指出,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电动化方向不动摇,积极发展充换电结合、电池配置灵活、续驶里程长短兼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努力增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增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的便利度,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有序发展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加强产业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量。此外,也要协同推进智能化、大力推进品牌化、协同推进国际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建议,先行试点建立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技术体系,然后推广到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与碳交易机制与体系主要包括碳税、碳奖励、碳抵销、碳排放交易与积分交易等4项内容。目前,道路交通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所存在的困难主要是还没有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价格体系,市场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法律监管,碳交易市场和价格波动较大,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道路交通行业发展现状的碳交易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新能源汽车从实施产品补贴过渡到碳交易与碳奖励,是支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要政策。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指出,我国应努力实现运输工具低碳化。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对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在港口、邮政快递以及机场内部相关装备方面,交通运输部将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持续强化运营安全保障,督促指导各运营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运营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支持完善充电设施布局,推动加快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效满足车辆充电需求。
 
选编自1月16~17日召开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的专家发言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