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旗下三家上市专业技术服务公司,近期相继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
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能源供需失衡,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全球油气公司的资本支出大幅降低,油田服务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但受益于国内油气行业增储上产的“七年行动计划”,国内“三桶油”大幅提高上游勘探开发投资,上游作业量并未受到影响,反有所增加。三家企业抓住机遇,坚持集团公司提出的降本提质增效思路,在国外许多油服企业巨额亏损甚至倒闭的困境下,两家实现逆势盈利,一家大幅度减亏。
展望下半年,行业整体仍将处于低迷常态,三家公司通过持续深化降本提质增效,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国内外市场开拓等,力争通过多项举措实现行业同比更好经营业绩。
中海油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8月26日晚发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5.1亿元,同比增加9.5亿元,增幅7.0%;净利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加7.4亿元,增幅74.6%。
2020年上半年,面对外部和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公司启动一系列的防疫防控措施,坚持以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采取力度空前的降本增效举措,加快自有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产出速度与质量明显提升。
钻井板块国际市场方面,及时安全动员装备和人员到达项目地点,全力确保合同的正常执行,国内由于“七年行动计划”实施,市场需求随着增储上产的推进而有所提升,钻井板块收入同比增加37.4%。期内公司的钻井平台作业7662天,同比增加749天,增幅10.8%。
油田技术板块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发展速度,围绕重大技术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产品系列化、产业化进程,技术服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在各项技术成果应用上取得了突破。同时油田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成功获得多项服务合同。
船舶板块深入实践精细化管理,深挖成本潜力,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和装备管理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保证市场需求。公司自有船队作业天数同比增加,日历天使用率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至97.0%。
物探采集与工程勘察服务方面上半年面对国内海外采集工作量有所下降,公司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保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在美洲等多个国际服务项目中因安全优质高效的作业表现多次获得客户表扬。
海油发展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月24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15%和17.79%。
截至报告期末,海油发展总资产298.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6.8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0.43%、1.12%。
尽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能源服务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但海油发展抓住国内上游油公司增加勘探开发支出的有利时机,加大资源配置,抓住机遇扩大市场范围,工作量平均增长19.75%。
监督技术、油田工具服务、化学药剂产品产业工作量同比分别增长18.65%、21.08%、43.47%;
FPSO生产技术服务板块工作量整体较为稳定,FPSO作业天数1426天,日历天使用率97.94%;
能源物流服务板块海上油品及大宗料供应量同比增长18.04%,LPG液化石油气贸易量同比增长14.18%;
安全环保与节能板块整体受疫情影响明显,涂料销量下降12.17%、工业气体下降22.75%。
海油发展上半年研发投入3.37亿,同比增长88.72%。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海油发展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成效也逐渐显现,公司在研智能注采技术、产出液高效处理技术等重大攻关项目,边研究边转化应用带动收益1.93亿元。
瞄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势能,有力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是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天津院联合外部单位共同开发的全球首套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实现成功应用,对推动我国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价值初显。公司层面初步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成立相匹配的数字化运营中心,数字化转型全面铺开。
海油工程
中海油旗下另一家上市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8月17日发布半年业绩报告:
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87亿元,同比增长42.28%,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新签订单的较快增长,部分大型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其中“10+1”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公司完成的总体工作量保持增长,特别是海上安装工作量增长较快,使得营业收入实现明显增长;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4亿元,较去年同期7.14亿元的净亏损额大幅下降。公司净亏损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处于低谷期,工程服务价格水平处于低位,另一方面海外项目因疫情原因造成人员待机、船舶待机,使得项目亏损也影响了当期业绩。关于同期减亏的原因,海油工程称,主要系海外亏损减少及降本增效所致。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