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预计本轮下跌行情的第一个转折点或出现在5月底至6月初,届时OPEC半年一度的石油部长级会议或重提减产。第二个转折点或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届时针对新冠的疫苗有望全面进入接种阶段。所谓“物极必反”,当前超低的油价并不是市场长期的主旋律,只要原油市场的困局被打破,迎来的将是大范围的上涨行情。
2020年3月18日,国际油价再度全线崩盘,WTI期货价格跌至2001年以来最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自2003年以来最低。截至收盘,WTI报收每桶20.3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85美元,跌幅24.4%;布伦特报收每桶24.8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85美元,跌幅13.4%。截至3月13日当周,国际油价创下了12年来最大单周跌幅的记录,该记录预计将在本周末被打破。
本轮油价下跌的序幕始于1月3日,当时WTI尚在63.05美元/桶的位置,短短65天时间,WTI已跌到了20.37美元/桶,跌去了近43美元/桶,下跌深度达67.7%(见下图),跌去了1/3还多!
回顾历年的原油价格运行历史,除了此次的油价暴跌外,发生史诗级暴跌的还有两次。第一次是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当时WTI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从最高145.29美元/桶跌到了最低33.87美元/桶,下跌了111.42美元/桶,跌幅达76.7%。第二次是出现在2014年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当时WTI用了7个的时间,从106.91美元/桶跌到了44.45美元/桶,下跌了62.46美元/桶,跌幅达58.4%。但是从跌幅及下行周期来看,本轮油价仅用时65天就跌去了67.7%,其强度大大超越了前两次的下跌行情。
从诱发这三次油价暴跌的原因来看,2008年的油价下跌起源于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的衰退是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但从当时原油市场的供需格局来看,基本是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中(见下图)。2014年油价的大幅度滑坡,是由于美国结束了第四轮QE,投放市场资金的减少令油价出现了下滑,加之当时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能源需求的增长没有跟上供应量的增加,出现了供应过剩的局面,供应盈余达到了100万桶/日(见下图)。
而此次的油价爆跌,一方面源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爆发,打压全球原油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开打,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增加原油产量,令全球原油的供应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这就使得供需矛盾迅速加剧,此情形类似于2014年的情况,但又并不完全相同。2014年的原油需求疲软处于谷底的末尾阶段,全球下行的经济已经企稳,并且在当年年底OPEC减产协议达成的提振下,供应量很快得到了控制。
但是今年的供需失衡,其需求的衰退还处于初期阶段,加上OPEC+产生了严重的内容分歧,因此供应过剩的局面将远远超过2014年的局面,预计供应盈余可达到200万桶/日。这就决定了此次油价的综合下跌速度、深度及广度均超过了以往两次的大跌,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级”暴跌。
另外此次油价下跌不同于前两次的是,前两次的油价暴跌是由经济因素主导的,经济的衰退与复苏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但此次油价的下跌因素中,蕴含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首先疫情这一不可抗因素能否得到有效控制,需视各国的重视程度及救治方案来决定,由于各国的态度不一,使得疫情处于无法预测的局面当中。其次OPEC+的减产谈判虽然失利,但长期过低的油价最终伤害的仍是产油国的利益,各产油国之间并非没有启动谈判的可能,但一旦牵扯到了政治博弈,其不确定性也陡然增高。
在疫情扩散及减产失败的双重因素叠加下,原油首当其冲成了价格反应最为剧烈的一个源头产品,而市场心态的崩溃则加速油价的下跌。在次轮油价下跌的65天时间里,出现了6次开盘跳空(见下图),这在原油价格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可以说当前原油市场的心态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只要当需求侧或供应侧的任意一方再出现变数,油价就会做出超过其基本面的强烈的反应,这也就注定了今年原油价格势必会经历大起大落的局面。
虽然3月18日WTI跌到了20美元/桶附近,但该价位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心里关口,因此油价会在此价位上回抽并震荡一段时间。如果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继续加深,那么WTI可能会下探到18美元/桶附近,但预计很快仍会重新回到20美元/桶上方,并进入至少2个月的低迷阶段。
预计本轮下跌行情的第一个转折点或出现在5月底至6月初,届时OPEC半年一度的石油部长级会议或重提减产。第二个转折点或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届时针对新冠的疫苗有望全面进入接种阶段。所谓“物极必反”,当前超低的油价并不是市场长期的主旋律,只要原油市场的困局被打破,迎来的将是大范围的上涨行情。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相关评论